普工易招 高工难求-呼和浩特市部分企业节后用工调查
日期:2018-03-26 浏览
为了解企业节后企业招工用工情况,国家统计局呼和浩特调查队对市区部分企业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。结果显示,呼和浩特市节后用工供需状况基本平稳,企业用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。
  企业生产经营乐观
  被调查的企业中,大型企业1家、中型企业2家、小微企业3家,行业涉及制造业、批发零售业、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、房地产业。从调查情况来看,5家企业开工情况良好,有1家企业处于预备阶段,但企业表示在3月底也会正式开工,企业主表示今年经济形势有所好转,对生产经营状况和所处行业的发展态势表示乐观。
  薪酬待遇略有增长。调查结果显示,有5家企业2017年的工资薪酬较2016年有所提高,并计划小幅提高薪酬,有1家企业工资薪酬基本不变。
  受访企业主要通过网络招聘渠道招工,因为网络招聘方便快捷、覆盖面广。目前企业招工渠道比较多,采用报纸、广播、电视刊登广告等多种方式多管齐下,也有几家依托人才市场和职业介绍中心招聘。
  一线技术工人短缺
  受访的企业认为用工难主要表现为专业技术人才缺乏,4家认为难在员工既想拿高工资又不愿吃苦,而且跳槽频繁。
  招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困难。调查中大部分企业反映,相对于普通工人来说,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较匮乏而且流失严重,无法及时招到合适的人员填补岗位空缺。内蒙古午客电子商务公司是一家私营公司,据工作人员反映,该公司招聘普通工人和司机很容易,但要招聘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员很难,这些人才大都不愿意到小型私企工作。
  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招一线技术工人比较困难如:呼和浩特市欧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硅、光伏产品、电子产品(不包含卫星、广播和电视以及地面接收设施),以及光电子元器件的技术开发,回收、加工及硅材料销售,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。2017年,因用工人数增加和工资水平提高,企业用工成本有所增加,占各项成本费用的比重在35%左右。企业每年秋季进行一次大型的招工,小型的招工一年四季都有,主要渠道为网络招聘。目前企业在岗职工426人左右,存在50-100人的用工缺口,企业需要的主要是一线普通技术工人,因为工人流失率较高,人员变动频繁。企业执行件工资,24小时工作制、流程化工作,大部分人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节奏,也不愿意调班、倒班等;而且企业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差,噪音大,工人手操作会受到损伤,很难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,因此人员流失非常严重。
  大中企业招人相对容易,小企业招人较困难,这与小企业知名度不高、工资福利有限等因素相关。另外,企业招工难,一般是普工易招、高工难求,特别是专业技术型、生产骨干稀缺,还有企业顾及盈利水平,一般不会给普工较高薪酬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。
  多举措促充分就业
  调查结果显示,就业服务对于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。因此,应进一步完善省、市、县、乡镇(街道)劳动保障所、社区(村)工作站四级信息网络的有效连接,加强信息收集、用工和就业信息发布及就业指导,及时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准确的供求信息;大力开展各种培训活动,定期举办各种就业招聘会,为大学生、农民工、失业人员再就业,以及就业困难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,有利于企业顺利招到满意的员工。
  加强劳动保障,严惩劳动违法行为。完善劳动合同监督制度,加大对不签订劳动合同、不履行劳动合同、不缴纳社保、拖欠工资、变相克扣工资等劳动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。
  同时,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。加大外出招工力度,完善人才引进政策。由于部分企业需要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本地招工比较困难,因此需要加大外出招工力度,在人才相对充裕的发达地区,组织多场专题招聘会,解决企业用工和人才技能对接问题。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,对企业外出引进人才给予一定补贴。
(作者单位:国家统计局呼和浩特调查队)